微信扫码立即登录
艾景奖参赛项目分类申报建议:校园景观设计应该申报哪类?
2025-07-04阅读:2015发布:艾景奖来源:艾景奖组委会
为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景观设计学科创新融合,本届竞赛特优化申报分类体系。针对校园景观设计的多维属性,经专家组论证,现发布分类适配指南,引导参赛者精准锚定设计价值内核,强化实证研究与技术落地能力。
校园景观设计具有多重属性,可灵活选择以下分类,核心取决于设计侧重点:
· 契合点:
§ 校园核心功能是育人,景观需支持师生身心健康(如疗愈性花园、五感体验园)。
§ 自然教育系统(生态感知装置、探索路径)直接对应校园环境教育需求。
§ 健康促进空间(运动节点、社交广场)符合校园活动场景。
· 申报优势:校园项目易获取师生行为数据,便于验证健康干预效能。
· 契合点:
§ 校园是碳中和示范窗口(如碳汇林地、雨水花园、低碳建材应用)。
§ 可集成风光互补能源、微气候调节等低碳技术。
· 适用场景:若方案以零碳校园、资源循环为核心目标。
· 契合点:
§ 智慧灌溉、环境监测机器人、AR自然教育等符合智慧校园趋势。
§ 数字孪生建模可优化校园空间管理。
· 适用场景:强调物联网、AI等技术的系统性应用。
· 契合点:
§ 校史馆、校友记忆装置等可转化为文化景观。
§ 校园本身可作为生态研学基地(需额外设计文旅功能)。
适用场景:若侧重校园文脉转译或对外开放的文旅功能。
· 优先选 健康与福祉景观,易联合医学院/心理学系开展小样本实验(如注意力恢复实验)。
· 用VR模拟自然教育路径,附行为热力图佐证设计有效性。
2. 职业组:
· 若为高校项目,选 碳中和类 提交CMA碳汇报告更显专业;
· 若含智慧运维系统,则选 智慧工程类 提供能耗认证。
关键提示:同一项目可多角度申报,但需调整材料重心。例如:
· 以“校园湿地重建”为主→生态修复类(需附水体修复指标)
· 以“湿地碳汇教育”为主→碳中和类(需核算碳足迹)
· 以“湿地研学VR体验”为主→智慧工程类(需代码及交互数据)
相关文章
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