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码立即登录
程泰宁院士:学习住建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的几点思考
2021-08-09阅读:4084发布:世界人居来源:中国建筑学会网站作者:程泰宁
程泰宁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
教授,博士生导师
筑境设计主持人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学习住建部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的几点思考:
1、加强城市面貌的管理,已刻不容缓,城市空间无序杂乱与建筑风貌的低俗化、景观化,已成为当前中国城市的痼疾,再不改变,不仅有损我国城市形象,更难以面对我们的后代子孙。住建部出台这个文件十分重要,也十分紧迫。
2、产生这一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无法追责,但需思考。城市建筑风貌的问题当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建筑师、规划师有无可推卸的责任,不少人心态浮躁、职业精神和创作水平均有待提高;但事实是,一座城市和一座建筑的风貌,其决定权并不在建筑师手里,决策主体仍然是开发商和各级领导。像恒大体育场这样的奇葩建筑大都是出于开发商的个人意愿。因此,城市规划和建筑方案的决策机制如果不改变,这个问题是难以解决的。住建部文件提出设立城市总建筑师,这是一个积极的举措。但是否有效涉及到各种因素,对此我提出一项建议:如试行这一措施,城市总建筑师的人选可由地方提出,但需上报住建部通过备案,接受地方与住建部双重领导,以保证城市总建筑师能有较大的话语权。
3、近年来,中国城市缺乏自己的文化特色,早已引起国内外公众和媒体的诟病。外媒报道“某国建筑师在中国实现‘某国梦’”,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事实上,目前的一些为公众尖锐吐槽的建筑,大多是国(境)外建筑师的作品。建筑毕竟是文化,引进国外建筑师一定要有明确的文化导引,同时要支撑中国建筑师的创作,不要伤害中国建筑师(特别是年轻建筑师)的创作热情。有些重大项目的招标必需是中外建筑的联合体、甚至不让中国建筑师参加的状况应该改变。
4、城市面貌的整治,只能采用标本兼治、近远期结合的方式。近期,偏重整治和管理,从长远看必需理顺城市建设的体制和机制;同时,需要提高建筑师包括各级领导和媒体的文化素养;要注意中国建筑理论的建构。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哲学支撑,是无法支持现代中国建筑长远发展的。
相关文章
评论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