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伟宏:景观重构策略遇上都市主义实践

2022-10-22阅读:4760发布:同济大学设计集团来源:艾景奖组委会

景观重构策略遇上都市主义实践


摘要:城市,可以从不同尺度的空间上进行介入与更新。那么在这样丰富的区域里如何实施景观重构策略?同济大学设计集团景观工程设计院院长陆伟宏先生在本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六个案例,从社区、街道、公园等不同的层面阐述了城市景观重构的内涵。



2019年11月24日,于南昌举办“2019世界人居环境景观产业博览会第九届艾景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大会”。会议的第二天,同济大学设计集团景观工程设计院院长,陆伟宏先生在大会上发表了《景观重构策略遇上都市主义实践》的主题演讲。


同济大学设计集团景观工程设计院院长陆伟宏


具有战略性的空间重构策略,服务于更宏观的规划体系,它代表城市的新生与再生,供能城市的持续生长,探讨人与城市更密切的相互依存关系。打破旧有的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的关系,重塑新的人文环境与功能体验。空间重构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具有深入探讨的意义。


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可追溯至70年代,将城市理解成一个整体宏大生态体系,通过景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基础设施的功能与城市社会文化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使现代都市得以建造和延展。强调的核心观点即“景观是所有自然过程和人文过程的载体”。

中国经历着世界最高速的城市建设,实践着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人口最为稠密的城市,景观都市主义需要解决中国城市发展的大量的问题。将城市视作完整的生态体系,通过调动城市发展各个系统的动态关系,建造不仅满足技术及功能要求、更充分考量可持续性生态、地域文化等的多功能城市基础设施。将它实践于中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从公共空间的重构新生中探讨城市未来的发展路径,意义非凡。都市主义实践与空间重构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实践内容。微更新无处不在,由细观到大观“街景重构”、“街区重塑”、“公园改造”、“滨江新生”、“门户再生”和“新城在生”,实践经历中的六种空间案例,展现重构的不同内容、侧重点与关键策略:


2010年前,上海公共空间的典型代表就是马路和街道。纵横交织的街道如同城市的血管,除了满足交通通行,主要承载的着人的活动。作为市民最普遍最朴素的城市更新需求,如何对其翻新成为了城市的热门话题,各个部门一起参与协调。这样的活动一直延续了下来,到2018年的景博会,上海提出了美丽街区的大概念。

以“街景重构”为方向。街道是人们使用率最高的公共空间,也是城市面貌的核心组成。社会关注焦点的美丽街区、景观大道和城市微更新,体现了当代城市的人本主义思潮。广粤路位于虹口区北部重要区域,是建设美丽街区的重剑,横跨凉城街道和江湾镇街道,作为主要交通道路之一,是展示虹口景观面貌的重要窗口。


道路作为美丽街区的核心内容,设计重心是空间结构的重构。从道路断面调整入手,空间上对红线内现有板块进行重构,比如广粤路设计增加人行与公交专用道的宽度、整合碎片割裂的绿化隔离带等。设计以广粤路为核心,打造一条特色景观林荫大道,形成四纵四横的区域网络特色街区,依托街区现有绿化资源,设计一条贯通广粤路南北的绿道插入现有绿带中,打造连续、有节奏感的休闲运动体验。美丽街区的建设中,道路街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肯定的是,道路结构的板块并非是固定的,而是实践大于科学,需要从细微实践处调整规划的盲区。

城市大道重生的系统改造

其次,针对实施环节的重构。重塑不同场所个性的空间节点,我把它称作“传统重生”(如上图),上面有四组园林的前后对比。这些白盒子随着岁月剥落,墙壁颜色已由白色变为灰色。现政府提出:希望在世纪大道旁建八个植物为主的小园林。该项目实际改造力度很大,完全打破了景观的东西方混合及对比,重新考虑其所欠缺的对历史的传承。我认为“传统重生”应该在设计中进行反思:重构的过程中,更多的应当是保留。

下面一个例子叫“社区更新”。曹杨环浜是新中国规划的第一个工人新村,始成形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曹杨新村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南部,沪宁高速公路入城段地区,由武宁路—中山北路—金沙江路—桃浦河所围合的区域构成,总用地2.1 平方公里。曹杨社区紧邻内环,属于城市核心住区。随着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工人社区的人口溢出、居住人群组成的不断更替,人口老龄化加剧,社区活力下降。加之居民数量的持续增长,使得社区生活环境不断扩张增密,将原来的滨水空间无限挤压,逐渐成为缺乏绿色空间作为透气口的聚居场所。同时社区景观设施陈旧,水陆街道尺度偏小,空间郁闭度高,停留空间狭且小,街区急需从基础建设入手,使设施更新、绿地见光、交通舒畅。形成社区绿色微循环,打造花园式宜居环境,营造生态亲水堤岸,为社区展开新的景观面貌。


溢出与共生如何协调以达到更好的重生?这是我们改造的关键点。我们把基础设施重构放在了第一位,第二位则是重构后的生活休闲空间。曹杨环浜是上海独具特色的水浜社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然而长期以来缺乏维护、文化景观匮乏、未能形成风貌特征、楼体立面破旧杂乱。我们将工人社区散落的记忆空间重新梳理,挖掘历史文化元素,为人们留住乡愁,形成“记忆之浜”。对滨水廊道空间进行统筹设计,把握院落式的设计结构,扩展绿道网络,更新区域慢行系统,并通过凝练与演绎文化元素,特色构筑小品的新老结合,打造宜居的特色城市风貌单元。穿越时空的诗篇——以现代的景观营造手法,将文化记忆凝练为景观图案、符号,运用到景墙、廊架等小品,融入到现代化的居民生活中。  


规划更新中希望寻找与重塑公园社区,基于空间梳理、融入怀旧记忆、营造家的氛围,成为承载活动的家门院落,创建共享与共生的温馨家园。对区域特有的年龄结构与职业特点的探讨研究,满足学生、老人和白领青年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使用需求,拓展原有板块的服务功能。通过景观空间的构建、活动设施的增加,打造邻里生活空间,从而使街区焕发新的活力。


上海绿框公园作为张江最早的片区,张江艺术公园及碧波绿地的规划质量已经走在了许多产业园公园的前面,也能较好的满足现状的需求。但是随着西北片区的进一步城市混合功能的开发,以及招商引资的改变,这两个公园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有必要作为一个整体绿地系统进行重新的梳理以及调整。接轨张江西北片区未来的城市发展方向,公园不仅仅是生态的载体,也应该作为人们活动社交的容器。


景观在这里不是一个独立的“公园”本身,而是无界融合的、开放的、组织城市形态和功能的关键成分。公园改造的核心是“激活”,通过整容整治,重塑改造新生,开放边界,形成绿框,融入城市基底中,成为绿色栖息地。经过改造,公园的通达性和连贯性得到增强,园路贯通南北,景观桥连接东西水岸。打造开放舒朗、充满艺术气息的公园游赏环境。


原张江公园的植被过于密闭,不利于养护和人群使用参与。通过对生态面貌的重塑,梳理出开合有序、疏密有致的系列空间;重新调配软硬质地面的关系,提高绿地率和绿视率,提升人的活动体验和植物群落的合理配置。整体绿色空间形成丰富层次,构成宜人参与的生态环境,激活面向大众的城市服务功能,成为区域的活力绿芯。


新华滨江公共绿地工程范围西至东方路、南至滨江路、东至民生路,长约1.6公里,陆域用地12.1公顷,圆高状码头水域用地为4.95公顷,我称它为 “滨江新生”。设计保留老码头元素,延续和追寻老码头的韵味,叠加现代空间手法,营造新旧碰撞的记忆空间,强化横向穿越肌理,如同穿梭的鱼背和川流不息的船只,构画出记忆之川。对应城市空间,营造充满活力的景观场所,优化功能及复合空间的连接,呈现立体丰富的滨水活动园地。


新华滨江是浦东二十一公里滨水空间贯通的核心与起点,是上海城市更新的重要举措。于传统的一条绿道上发展细化,设计三系绿道——跑步道、骑游道和散步道,通过不同组织方式,使其相互叠加交错,贯通始终,丰富人们滨水游赏体验。



然而整个重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的是我们不断反思,因为这其间会产生很多遗憾,比如一处老厂房改造成浦滨儿童医院,采用迪士尼风格翻新建筑,完全脱离了滨江历史文化语境,不能较好地传承场所文脉,值得我们反思。景观的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与两岸城市界面的衔接和烘托,采用呼应建筑氛围的材质与植被,使城市背景、绿地空间和滨江空间,共同形成上海黄浦江都市水岸风貌。水岸滨水空间是城市的特色景观,是城市与自然的临界面,是城市的自然资源、天然财富。如何使水岸环境在满足水利条件下更亲水、更生态,更满足市民新的生产生活?设计探讨滨水空间的贯通新生,形成线性景观廊道,通过恢复生态、保留记忆、换发新生机,使水岸公共空间成为贯穿始终的脉络,还江与民。设计将高出江面的防汛墙改造,通过双层水岸的退台理念,削减体量,增强人群与水面的亲近性和可达性;竖向上与绿地相互交融,其中一级堤岸为亲水平台,二级堤岸为更加丰富的空间,消融于环境中,提升亲水的环境品质。



广州的海心沙位于珠江新城,南望广州塔、北接花城广场,是城市中轴与珠江景观线交汇的城市景观中心,作为广州重要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是两公里珠江夜游范围内的城市核心空间。我们通过主题改造,将新的定位——大湾区音乐高地赋予海心沙。旨在将其打造成集音乐社区、舞台观演、草坪集会、酒店休闲和特色文旅的综合型音乐公园,容纳更多群体的人群,承载更多层次的活动,于景观门户的改造再生中焕发出健康持久的生命力。

海心沙岛上大型舞台设施和观演台随着亚运会的落幕即被闲置,急需探索更迭新的场所功能和景观面貌,将原来割裂的场地联系起来,将场地功能和文化记忆唤醒。设计将亚运观演建筑保留,改造成为景观和建筑互融,共同生长的音乐博物馆;将中心大面积的硬质水景改造成为功能复合的音乐大草坪;保留开发原外围喷泉水景,形成环绕草坪的音乐喷泉;场地东侧的老建筑社区,通过层层退台、起伏天际线的控制,将新功能引入,形成市民创意音乐社区。通过对场地整体空间的串联、更新、重新组织,揭开海心沙音乐公园的全新面貌。

门户的再生是将老旧的设施场所进行提升,赋予新的主题,化身为城市的标志。设计围绕主题定位,打造标志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景观亮点,如风帆剧院形态的博物馆绿筑、光影海洋的草坪空间、高差丰富的景观栈桥,共同构成令人难忘的城市映像。海星沙的设计加入灯光秀、音乐水秀、草坪音乐节等活动,将场地的功能活动与景观契合,打造都市景观亮点,成为城市聚焦点,化身城市的立体名片。


当都市景观的空间重构上升到“新城在生”的层面,“绿芯”的概念就自然被引出了。城市中央公园就是城市的生态绿芯,合理控制城市的绿色边界,让其尽可能发挥生态绿岛效应,满足多元人群需求,同时推动周边地块的发展,拉动新城经济良性增长,进而打造世界性的城市名片。

巫家坝中央公园位于巫家坝核心区东侧,总占地面积338公顷,南接总面积58公顷的新海河城市景廊,作为昆明城市空间向南发展的重要片区和形成公园城市轴,所具有的地位、规模等优越性不言而喻。巫家坝在老机场搬迁后蜕变更新,承接上位规划,成为新城中的城市中央公园,缓解城市发展的密集效应;更是中国公园的先行者,与下游的公园绿地连通,共同构成独一无二的中央公园城市轴。


对于巫家坝中央公园这个案例,非常重要的重构策略是“脉络”。昆明城市内陆水环境很有趣,虽然环抱着滇池,昆明城域却是干燥缺水的。探讨如何打造未来昆明的CBD中心,成为老城、新城与滇池之间的绿色纽带?巫家坝城市中央公园,与新海河绿道和五甲塘会展中心绿地贯通相连,陆岸连通一直汇至滇池。水系上,自上游水库和盘龙江引水,通过水系带活公园,形成水湾湿地的亲水空间,水上活动的滨湖空间;交通上,将市政道路下穿公园,消减道路的不利影响;空间上,将规模巨大的中央公园划分为五大公园综合体,形成五大绿芯,环环相扣,成为城市中的生态大动脉。充分考虑周边和区域的功能需求,挖掘演绎场地与城市文脉,满足公园城市综合社会服务需求,成为城市更新的新动力。


这里未来将成为昆明的CBD中心,成为老城、新城与滇池之间的绿色纽带,为城市的持续生长提供养分。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将城市中央公园的开发提升作为第一步,是目光长远的城市发展策略,通过对不同地块的开发提升进行理性研究,综合考虑外来因素、人的载体,还有更复合的因素等,对其分期引导、综合发展、逐步完善。后续投入建设的五大文坊打破公园界定,营造别样文化风貌,突出勾勒城园一体的新风情。长远来看,公园与新城共生共荣,循序渐进,持续成长。


我今天的演讲到此就结束了,然而中国的都市景观重构还任重道远。更宏观来看可以上升到国土空间战略的高度;从细处而看它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让我们在都市中遇见最美的你,一起焕新空间之彩,复活空间之梦,点亮空间之光。

登录后发布评论

评论

 是否匿名评价

全部评论0

  • 回顶部

  • 分享

  • 评价

    0
  • 点赞

    1

咨询

咨询

在线客服

工作日:9:00-18:00

电话客服:01086463506

工作日:9:00-18:00

官方交流群:708885475

立即联系

您还没有登录哦~

登录

注册

排行榜